登录 注册

池州的此刻

  • 兮兮_7807 2023-06-19 12:33
    游|我以为的九华山和实际上的九华山去之前我以为的九华山是爬上山顶,有座寺庙,拜佛,下山。
    去之后才发现九华山不仅仅是一座山峰,而是一处连绵的山脉;也不仅仅只有一座寺庙,而有99座寺庙。
    ⭐️下面具体说一说九华山风景区的景点,去之前我也是一头雾水。
    ❶ 大愿文化园,位于山脚下,景区内有99米地藏菩萨圣像。
    ❷ 花台风景区,需要乘坐索道上山(必须坐索道,没有登山道,除非体力王者从天台走到花台),索道全程2908米,单程将近20分钟。进花台风景区不需要门票,但是索道往返160元每人。
    ❸ 天台风景区,坐索道也是160元往返。
    ❹ 九华山主景区,坐落了99座寺庙。酒店一位工作人员在九华山学佛,告诉我祇园寺、化成寺、月身宝殿寺和百岁宫寺是最值得去的。
    ?祇园寺进入景区左手边就能看见。
    ?化成寺位于九华老街,前面的广场可以喂鸽子。
    ?百岁宫可以坐缆车(轿厢低轨缆车)抵达,往返100元每人,在百岁宫索道的进站口能观赏到天然睡佛山景。而百岁宫最令人震撼的就是那座跨越了将近四百年的肉身菩萨???。
    ?月身宝殿只能爬山前往,途中还会遇见上禅堂等其他寺庙。最后登上月身宝殿需要爬上九九八十一级台阶。

    ⭐️关于交通
    节假日和周末,山上限行,私家车不能开上山。在游客服务中心买大巴票,50元每人,两日有效,可以分别乘坐一次到达花台、九华山和天台。

    ‼️必须注意的是游客服务中心黄牛太多,不要和陌生人搭话。
    • 11
  • 沧之桑海 2024-07-24 21:58
    化成寺,大家可能不认识,如果提到《西游记》中的剧情误入小雷音寺,大家是否就有印象了。没错,这集就是在化成寺拍的。
    四周环山如城,是九华山的开山主寺,历史最悠久又是地藏菩萨道场,是九华的“总丛林”。始建于唐,至 德初年(公元756年)当地乡绅请新罗僧人金乔觉入居,贞元十年 (公元794年)金乔觉99岁圆寂后,僧众视为地藏菩萨化身,化城寺遂辟为地藏王道场。
     东晋隆安五年(401年), 僧人杯渡曾在此筑室为庵。 “化城”源出於《法华经》中的佛教故事。传说释迎牟尼与小徒下乡布道,忽为山险所阻,小徒饥渴交加,坐地不起。释迦牟尼手指前方说:“前有一城,速去化斋。”小徒顿为振奋。所谓城实乃佛祖点化而成。因化城寺地处高山平地,四面环山如城,故名之。化城寺位于九华街,坐落在芙蓉山下。迎面是一座圆形广场,广场中间有一个月牙形的莲池,名月牙池。
     全国重点寺院。又名地藏寺。位于九华街盆地中心化城峰。东临东崖,南对芙蓉峰,西接神光岭,北倚白云山,四山环拱如城。明嘉靖王一槐《九华山志》载:“化城,天竺国佛场名也。今寺在山之西南,自麓陟旋而上数里至其处,峰峦环列,泉壑纡回,中旷而夷,类其国郭,故名。旧志云:晋隆安五年(401)天 竺僧杯渡始创寺,日“九华”唐郡守张严(岩)奏额始名‘化城’唐人费冠卿《九华山化城寺记》载,唐开元末有僧人檀号居此,寺额即日“化城”;至德初年,青 阳诸葛节等发现正在东岩石室苦修的新罗僧地藏,深为感动,于是买下檀公寺基,构筑台殿,以成琳宇,请地藏大师居之;建中初年,池州刺史张岩奏请朝廷移旧额 置于新寺,于是化城寺成为地藏大师传经布道的大伽蓝。贞元十年(794)大师圆寂.,被僧众视为地藏菩萨灵迹示现,从此九华山逐渐成为闻名海内外的地藏道场。
     为当年地藏放生池。寺殿前后有四进,分门厅、大雄宝殿、后进和藏经楼。此四进随地势渐高,结构自然,门楹窗柃、斗拱梁柱和台阶基石均刻有精巧美观的图案。殿内有康熙御书“九华圣境”横匾和乾隆御书“芬陀普教”横匾。后殿首明代崇祯皇帝御书“为善最乐”横匾。初建于公元757年的原化城寺,早已荡然无存。现存寺庙的山门和藏经楼为十六世纪所建,而大雄宝殿和后厅为十九世纪重建。
     这些建筑除四壁砖墙和瓦顶外,内部为木结构。柱、梁、檩、椽全部采用闩缝对榫、互相楔咬的传统方法,不用一颗钉子。门楣、斗拱和横梁上都镂刻着凤凰戏牡丹、狮子滚绣球,以及花草图案,施以重彩。尤其是大殿正中的藻井,层层迭进,九条木雕的金龙围着中心的硕大宝珠盘旋飞舞,祥云和瑞蝠穿插其间,令人叹为观止。今住持僧常明。
     化城寺现已用作九华山广场文物博物馆。化城寺前的广场上有“娘娘塔”址,正中有一口井。关于娘娘塔有两种传说。出化城寺向南,可到旃檀林。后该寺历经维修改建,现存殿宇四进,庄严有序,最后一进为藏经楼,珍藏明版藏经6777卷,保存至今,十分珍贵。该寺面积3500平方米,是全国重点寺院。
      建筑特点:为明末四进院落式民居建筑,前三进殿宇为清末修建,第四进藏经楼仍保持明代建筑风貌。寺背倚虎形山,门前有放生池和石板广场、娘娘塔。
      佛教地位:全国重点寺院,九华山开山祖寺。现兼作九华山历史博物馆,存有历代文物。九华山许多大型佛事活动多在化城寺广场举办。 这是九华山地藏菩萨道场的开山祖寺,位于九华山的中心谷地,即今之九华街。此谷地南有芙蓉峰,北有白云山,东为东崖,西为神光岭,四山环围,俨如城池。
    寺院 建于唐至德二年(757),寺成,金地藏应请自石室迁来居住。不久后,上首僧胜谕进一步扩充寺域,增建台殿、山门、放生池、供经台等。
      建中初(780),唐德宗敕赐寺额名“化城寺”。明宣宗(1426—1435)、神宗(1573—1620)、清圣祖(1662—1722)、高宗(1736—1795)或颁藏经,或御书匾额,并赐金修葺。咸丰七年(1857),除藏经楼外,寺宇皆毁于兵火。光绪年间(1875—1908)重建。
      殿宇依山而建,由低向高递进,“丹素交彩,层层倚空”,十分壮观。今寺分四进院,除藏经楼外,余均清代光绪年间建筑。以前,藏经楼不仅收藏有经书、诏书、宸翰真本,而且有据说是地藏穿过的袈裟、高约五尺的毗卢佛铜像、定光佛铁像、数枚铜质方印、重约数百斤的铜质独角兽(地听)、刻有地藏菩萨像的紫黑色石碑等珍贵文物。 “文革”中,寺中佛像文物多被毁坏,今存者有古钟一口,重约二千余斤,藏经楼内又有白玉佛像、明版《涅般木经》、血写《华严经 》等。寺前广场上有一千年古塘,当是《九华山化成寺记》中所说的“相水攸涿者,为放生池”的放生池。
    • 10
  • 别怂_7166 2024-09-23 21:53
    景色:

    • 九华山的自然风光堪称一绝。峰峦叠嶂,山体巨大的花岗岩岩体与山间郁郁葱葱的树木相互映衬,展现出一种雄浑与秀美交织的独特景致。尤其是在秋季,漫山的彩林如同画卷一般,为山林增添了绚丽的色彩,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

    • 这里的云海景观更是令人称奇。当清晨的雾气在山间升腾、汇聚,形成一片片洁白的云海,在阳光的照耀下变幻出各种奇妙的形态,让人仿佛踏入了梦幻之境。而且山间的空气清新,每一次呼吸都能感受到满满的负氧离子,是一处绝佳的天然氧吧。

    人文景观:

    • 作为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九华山的人文底蕴极其深厚。全山拥有 99 座风格各异的寺庙,这些寺庙依山而建,有的甚至悬于崖壁之上,建筑工艺令人叹为观止。寺庙内香火旺盛,香客和信徒们络绎不绝,处处弥漫着庄严神圣的氛围。每一座寺庙都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无论是庄严的佛像、古老的建筑,还是珍贵的文物古迹,都能让人感受到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 在登山的过程中,还能看到那些负重而上的挑夫们,他们辛勤的身影成为了九华山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让人不禁对他们的坚韧和勤劳心生敬佩。

    配套设施:

    • 交通方面:景区的交通设施较为完善,有观光巴士可以乘坐,方便游客在各个景点之间穿梭。不过在旅游旺季或者节假日,可能会出现排队等待的情况,但总体来说,为游客的出行提供了较大的便利。

    • 餐饮方面:餐饮选择比较丰富,在九华街以及山上的一些路段都有不少餐馆。食物的口味具有当地特色,价格也相对适中,基本人均 30 元左右就能吃饱。但是饮料的价格相对较高,在一些地段矿泉水和含糖饮料的售价可能会让人觉得不太合理。

    • 住宿方面:住宿选择多样,从景区内的酒店、客栈到周边的民宿,能够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景区内的住宿方便游客游览,但价格可能会相对较高;周边的民宿则环境清幽,价格也较为亲民,并且一些民宿的装修风格和服务质量都非常不错。

    服务体验:

    • 景区的工作人员服务态度较好,无论是在售票窗口、景区咨询处还是在各个景点,都能感受到工作人员的热情和耐心。他们会为游客提供详细的信息和指引,帮助游客更好地了解景区和规划行程。

    • 寺庙内的僧侣和工作人员也都非常友善,对于游客的提问和祈福都给予了耐心的解答和回应,让游客在感受佛教文化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温暖和关怀。

    不足之处:

    • 门票价格以及索道等费用相对较高,对于一些游客来说可能会觉得性价比不是特别高。

    • 景区内的一些指示牌可能不够清晰,对于初次来游玩的游客来说,在寻找景点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

    总体而言,九华山是一个兼具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旅游胜地,无论是想要寻求心灵的宁静,还是欣赏美丽的风景,都值得一去。但在游玩之前,最好提前做好规划和准备,以便更好地享受旅程。
  • 返回顶部
    下载App APP二维码
    提交反馈

    用微信扫描此二维码即可联系16番

    在微信中搜索“baume002”也可找到我们

    微信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