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洛阳的此刻

  • 可可爱爱_8427 2021-06-11 16:38
    河南洛阳老君山(5A景区)
    游玩天数: 建议两天 (两人)
    海拔高度:2000多米
    金顶看日出日落时间在图片中,小伙伴可以自行参考
    景区开放时间:9:00-5:00
    索道开放时间:8:00-6:00
    1.交通: 自驾游导航到老君山票务景区口
    (可以开进第一个检票口)
    2.门票: 210/人 (云景索道+门票)
    温馨提示: 一定要提前一天预定!!!
    3.索道:
    云景索道130/人(必坐索道)
    峰林索道单下:40/人(自由选择,乘坐的话几乎没有什么看点了)
    第一段索道:
    中天门——舍身崖(玻璃栈道)——仙境隧道——十里画屏——(救苦殿、观音殿、峰林索道)——马鬃岭——伏牛山顶——南天门——金顶
    4. 下山尽量问下工作人员,不要在走十里画屏,会近一些。
    特色体验:
    5.金顶无人机拍摄: 80元 拍一段视频
    (可以和朋友一起拍视频,工作人员会指导大家)
    必备:充电宝(金顶充电宝5元/小时)
    6. 住宿:景区外民宿套间(4人)
    厨房卫生间麻将机 民宿应有尽有
    适合朋友一起玩耍(某团可以搜民宿,大致位置大张超市附近)周边有美食 广场之类的。
    淡季住宿价格:200左右
    建议金顶过夜的朋友必须带上厚外套
    金顶泡面绝配,两人价格在20左右

    推荐理由:
    老君山景区相对于云台山景区来讲,演出商业化没有那么严重,途中指示牌介绍山的植物类也不多,比较佛系,中间没有乱七八糟的收费项目,景区中最多的都是大家挂的许愿牌: 姻缘 心愿 平安等比较多,年轻人去的多一些,环境卫生也很不错,目前有些地方在开发建设中但是不影响整体美观,目前没有太商业化,非常值得一去!!!
  • 你2邢哟- 2021-06-10 14:18
    龙门石窟TIPS汇总1、建议大家下午四点抵达龙门石窟,这样白天可以看看西园,看完就直接留在西园,等到晚上亮灯后再看看夜间的卢舍那,灯光中的卢舍那差点让我跪下,太震撼了。
    2、白天千万不要离开西园,一旦离开西园去了东园就回不来了,因为是单向动线。东园和白园景色不如西园。 一辈子值得来一次的国宝景点。
    3、夜游tips:如果没有在网上预约,可以来大门口试一下运气,和别人拼团,10人一团最划算,每人团费51➕门票90。(团费大概就相当于导游费用➕游览电瓶车费用➕夜场几乎包场的特殊体验费用)
    4、出行前咨询过去过的朋友 说夜游要5人同行才可预约 某red书上有邀伴的 198元1人 我跟小伙伴 按照朋友的方法 白天的票 买了最晚场进 4点半入场 也可待到晚上 那天保安也没有清场 很顺利的完成了夜游
    5、提前关注公众号,公众号里面可以听到指定片区的导游讲解,和请的随行导游讲的内容基本没什么区别。
    6、门票90元,一共有4个地点,每进去一个景点都要刷一次门票
    7、石窟很多,网上攻略说有9万多个佛,很多都没有建完就发生内战被迫停工了,在现在来说是烂尾楼,很有文化底蕴,里面还有白居易墓,也是一个景点,5A的景点不会失望
    8、虽然景区提供有电瓶观光车,票价也只有10元。但不建议购买乘坐,原因在于景区面积实在不大,在冬日和煦的阳光下,微风徐徐,漫步游客步道之中,欣赏东西两座山头数以千计的石龛佛像,没有比这更舒服的事情了。
    9、只要上了船就无法回到景区了。所以大家自行决定是否坐船!
    10、最坑的就是入口离景区很远,逼着你买电瓶车票之嫌疑
    11、夏天去 做好防晒!!!备好水!!!
    12、想吃羊杂的话一定要早去啊,不然不仅要排长队,连饼也卖完了 (羊杂汤要陪着旁边一家卖的饼一起吃~)
    13、出景区的时候一定要看好哪个门,不然就要走好久好久才到大路上,才能拦出租或者坐公交(别问我怎么知道的[流泪])
    14、要拍西山洞窟远景可以去东山那一边,或者是相连的桥上
    15、龙门石窟是单向旅游路线,不能逛完西山直接出来哦。出口在白园附近,建议乘坐东山石窟处的电瓶车(10元/位),时间紧可以只逛西山石窟
    16、从西门石窟到东门可以坐渡船,或者直接从桥上走过去。在桥上拍照也是别有一番风味哦。
  • 玟橙M 2021-06-10 11:40
    龙门石窟门票信息大门票
    网上购票:
    1、官方微信公众号“龙门石窟”
    全价票:¥90/人(日/夜场)
    半价票:¥45/人(日/夜场)
    2、大众点评
    全价票:¥90/人(日/夜场)
    半价票:¥45/人(日/夜场)
    3、飞猪
    全价票:¥93.4/人(日/夜场)
    半价票:¥49.8/人(日/夜场)
    2、携程
    全价票:¥90/人(日/夜场)
    半价票:¥45/人(日/夜场)


    特别说明:龙门石窟实行线上预约购票制,游客只能预约和购买当日及以后门票;60岁(含)以上老人、身高1.4米以下儿童也需线上预约,预约当日的,需在20:30前完成预约,预约成功后凭收到的二维码入园参观。
    门票详情
    【门票包含】

    西山石窟、东山石窟、香山寺、白园。(微信门票自首次使用或领取实体票起,当日有效。)

    【发票索取】

    如需索取报销凭证,请于入园前到自助取票机兑换纸质票。

    如刷码入园后,索取报销凭证,参观结束后到票务中心,根据微信门票兑换报销凭证。

    更多门票信息请点击【使用须知】

    使用须知
    【取票方式】

    1、凭二维码直接入园;

    2、或二维码到自助取票机(票务中心、游客中心、大石门)取票入园。

    【景区售票、闭馆时间】

    (一)02月01日-03月31日 售票8:00-17:30 闭馆18:00

    (二)04月01日-10月07日 售票8:00-17:30 闭馆18:30

    ( 清明假期、“牡丹文化节”期间每逢周五、周六、周日及“五一”、"端午"、“十一”假期期间,提前半小时即7:30售票、推迟半小时即19:00闭馆,清场时间顺延推迟半小时。)

    (三)10月08日-11月14日 售票8:00-17:30 闭馆18:00

    (四)11月15日-2021年01月31日 售票8:00-16:30 闭馆17:00(春节假期推迟半小时停止售票)

    (五)夜场:当日的19:00--21:00,清场时间22:30,关灯时间:23:00。

    注:景区清场时间为闭馆后一个小时。

    游玩贴士

    禁止携带无人机进去景区。

    温馨提示:爱护文物,人人有责,文明旅游,严禁触摸文物!

    退票规则
    1、支付成功的订单,可在半年内提出退票申请。

    2、工作人员会在5-10个工作日内处理您的退票申请。

    3、微信门票一经领票或刷码(身份证),不予退票,遗失不补票,敬请谅解。
  • 礼佛台礼佛观景台是虔敬观佛,看山赏景的最 佳位置。占地面积1250平方米。由上下两层 构成。下层台壁的正中嵌刻有唐玄奘所译的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部。

    站在礼佛观景处南北眺望,天阙便展现 在你的面前,不由得使人想起唐代诗人笔下 的“凿山导伊流,中断若山辟”和“峥嵘两 山门,共挹一水秀”的天阙奇观。

    眺望龙门两山崖壁,窟龛似蜂窝一般, 若实地参观时数也数不尽,看也看不完。人 们只能选择大型洞窟参观,只能是微观的了 解。而在礼佛观景台处,您则可以由北向 南,从南往北将所有景色则可尽收眼底,对 龙门有个深刻的宏观印象。龙门西山犹如一 幅散点透视的画卷,水连山,山连天,蓝 天、碧水、青山,正是古诗所描写的那样: “梵宇开金地,香龛凿铁围,影中群像动, 空里众灵飞”。这些如蜂巢般密密麻麻的大 小窟龛,若仔细审视,其选址都是随山就 势,排列参差错落,精巧有序,疏密有致 的。由北向南好像由序曲、起始、发展、高潮、结尾的乐曲一般,节奏明快,旋律舒缓 而又激昂。当您目光停留在奉先寺时,就会 与卢舍那大佛的眼神相遇,甚至感到卢舍那 大佛在向您点头示意,这时可能会情不自 禁、身不由己的合掌相拜,礼佛祈福。同时 也会让人感到,龙门的山景水色,宜人的风 光,以及神工鬼斧雕出来的佛像,不得不让 人发出“谁穷造化力,空向两崖看”的惊 叹。它不愧为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将永远 闪烁着人类文明的光辉。
  • 院学夏草 2021-06-09 16:29
    龙华寺龙华寺洞窟平面为方形,三壁设坛基, 穹窿形窟顶。坛正面分四格,中间两格分别 雕刻姿态统一的舞伎,两侧乐伎仅存下身。 正壁造一坐佛二弟子二立佛像,北壁一善跏 坐佛二胁侍菩萨,南壁一结跏跌坐佛二胁侍 菩萨。即五佛二弟子四菩萨一铺十一尊式。 南北依次共雕十身伎乐。

    正壁主尊阿弥陀佛,左手抚膝,右手置 腿上,结跏趺坐于八角束腰叠涩壸门座上, 左侧有弹筝者、吹笙者、击鼓者,其余因年 久风化不清。二弟子双手拱于胸前,圆形头 光。二立佛头残毁,著通肩式袈裟,施说法 印,立于八角束腰叠涩壸门座上。

    北壁坛坛基正面有伎乐人四身,从窟口 向内分别有执排箫、长鼓、鸡镂鼓、琵琶 者。坛上三尊像,主尊为善跏坐弥勒像,右 侧一胁侍菩萨,左侧天王。

    南壁坛正面有四身伎乐人,从窟口向内 分别执鼓、箫、钹、排箫。坛上正中一结跏 坐佛,坐于八角束腰台座上。头光内饰莲花,外层火焰纹。左侧菩萨,帔巾从肩下垂 至底座上。头光三层,内莲花,中七佛,外 火焰。佛像右侧天王,双足下踏魔鬼双肩。

    窟顶饰莲花藻井,风化剥落严重,仅留 莲蓬。地面东西各四朵莲花,南北各三朵, 共14朵莲花,中间以宝相花相配。窟门外两 侧各雕一力士像。

    窟外南北壁造像小龛密布,多数为观音 像,纪年造像有唐代长安四年刘怀福造观 音、中山郡王隆业造观音以及唐神龙三年比 丘尼恩造地藏、业道像等。壁面下层有和北 壁对称的狮龛,狮子头部雕刻细腻,双耳尖,双眼突,嘴巴大,毛呈圆形围在头四 周。其前后足扬起,左足支地,后肢蹲坐, 尾巴呈伞状刻于龛外。
  • 邱雨瑶 2021-06-09 16:21
    魏字洞魏字洞因有北魏孝明帝正光、孝昌年间 多块造像题记而得名。正壁造一佛、二弟 子、二菩萨。洞窟平面为横长方形,窟高 4.30米,宽5.70米,深4.30米。正壁造一 佛、二弟子、二菩萨。

    窟内北壁正中一方形帷幕大龛,帷幕分出上下两层,各层计约有三十身坐佛。正中 一铺首,下为尖拱龛,龛内两侧饰有飞天、 文殊、维摩问疾故事及“王位相让”、“涅 槃变”佛传故事等。大龛两侧近正壁菩萨处,从上至下开造五个像龛:第一龛仅留凿 迹。第二尖拱龛内造释迦、多宝,外二菩 萨。第三帷幕龛内设一观音二弟子二菩萨。 本龛题记是公元523年,正光四年公元523年 四月十六日邑主法口妻田氏造观音,是洞最 早题记。第四龛是帷幕尖拱龛,内造交脚弥 勒菩萨坐狮子座,二弟子二菩萨胁侍,题记 是正光四年九月九日比丘尼法照造弥勒。第 五龛为帷幕尖拱龛,龛饰卷草纹,供养比 丘,龛额为二龙头,龛内主像为一佛二弟子 二菩萨,题记是,孝昌二年即公元526年五 月二十三日比丘尼法灿造释迦。

    南壁与北壁对称地刻一帷幕方形盪拱大 龛,龛饰有坐佛、飞天、维摩变,以及“王 位相让”佛传故事等内容。南壁西侧于正壁 南菩萨间有六个造像龛。

    该洞是北魏较典型的中型洞窟。它完整 的本尊头像,同宾阳中洞本尊头像一样,是 现存所仅有的。南、北两壁龛内有层次的佛 传故事以及丰富多变的装饰图案,都是龙门 石窟北魏作品中的上乘之作。
  • 知道你麋鹿啦 2021-06-09 15:48
  • 世界上最可爱的人咯 2021-06-08 11:37
    西方净土变龛据古书《十六观经》中记载,龙门石窟东山的西方净土变龛为白居易出资开凿。白居易晚年是在龙门香山度过的,他在这里生活了18年,自号“香山居士”。他晚年身患风痹症,因此发愿出俸钱三万,按照净土宗的经典《无量寿经》,开凿西方净土世界经变龛,以作功德。

    什么是西方净土变龛呢?

    西方净土变龛,是根据佛教经典雕刻的西方极乐世界净土像龛。龙门石窟的西方净土变龛位于东山万佛沟北侧。

    西方极乐世界简称极乐世界,又称西方净土、阿弥陀佛净土。是佛教经典中所描绘的庄严、清净、平等的世界,这个世界没有任何痛苦与危难,是只有快乐的美妙世界,所以称为“极乐”。变,是经变的简称,又称变相、佛经变相,就是把佛经中的各种故事,通过绘画或雕刻表现出来的艺术作品。这些艺术作品主要是为了配合讲经使用的,让受众更加了解佛教教义作观想使用的。西方净土变,也叫阿弥陀净土变,是根据大乘佛教的经典《佛说阿弥陀经》或《观无量寿经》绘制或雕刻的。

    龙门石窟的西方净土变龛,雕造在一个方整崖面上,高2.65米,宽2.95米,深0.48米,画面构图分为上下两个层次。上层靠下的中央部位,西方净土的主尊阿弥陀佛居中坐,双臂曲肘上举于胸前作说法印,四周围绕着眷属圣众及与会听法的众多菩萨,弟子,有作思维状,有作供养状。宫格楼台、宝盖旗幡、众多乐器等分布在画面上,灵鸟和祥云充满其中,整个画面富丽庄严,气象万千。

    下层为两列供养菩萨,或坐莲花上,或作站立状,或两两交谈,或载歌载舞,充满微妙快乐的净土气氛。唐代石刻工匠艺师对西方极乐世界的丰富想象,在龙门石窟的西方净土变龛中,以概括的手法表现了其中最主要的情节场面,创造出引人入胜的画面。

    西方净土变这种经变的形式,在以砂岩和泥塑为主要材质的石窟中是比较常见的,因为砂岩和泥塑比较细腻,更能表现得丰富多彩,辉煌灿烂,也能更好地体现出西方极乐世界的无限美好。龙门石窟的石质属于石灰岩,与砂岩和泥塑相比硬度较大,因此雕刻的难度也更大。所以龙门东西两山中只有这一处西方净土变龛,更显珍贵。
  • 你能给我画只绵烊吗 2021-06-08 11:25
    高平郡王洞高平郡王,即是武则天的侄子武重规,曾担任天兵中道大总管,左金吾卫大将军,天授元年(公元705年)受封高平郡王。该洞因高平郡王造像而得名,开凿于唐天授元年至神龙元年,后因武重规病逝而辍工。直至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由香山寺上座比丘慧澄续建,但仍未最终完功。

    该洞窟洞口宽3.12米,高约4米。洞口外两侧比较广阔平坦的崖面上,高浮雕两尊力士,形象与西山极南洞洞口的力士相似,是唐朝力士形象的一个代表。在这两尊力士身上体现了人体艺术解剖的原理,雕刻技法运用自如,动态、气势也不落俗套,艺术形象基本保存完好。

    高平郡王洞窟内正壁中央伸出一枝粗莲梗,中间大莲朵上结跏趺端坐着阿弥陀佛,通高2.55米。左右两侧分别侍立着两位弟子,双手合十,站立在向两侧延伸的莲梗和莲朵上。观音、势至二位菩萨也分别立于延伸出的两个莲朵上,这四尊立像通高2.19米左右。这组造像体现了唐代最为流行的净土宗造像的风格,群像以圆雕的风格,体现了并蒂五莲佛的形象。

    莲花是佛教的圣物,代表着“出淤泥而不染”。在莲花中化生,是佛教独有的一种方式。佛教认为,从烦恼得到解脱而生于佛国净土的人,都是从莲花中化生的。在石窟中我们还能经常可以看到佛像或坐或站于莲台之上,这与在莲花中化生的意义是一样的。
  • 瑟兰笛尔 2021-06-07 16:34
    皇甫公窟该窟呈方形,前后室结构。窟高约4米余。窟室环三壁起有高坛,约高0.6米。九躯造像皆雕于坛上。西壁主尊为善跏趺坐的弥勒佛,端坐于束腰方形台座上,头饰涡纹肉髻,无头光、身光。佛面庞长圆,鼻直嘴小,双目呈俯视状,两耳长垂至肩,身著通肩式袈裟,通体像高3.10米;两侧延及南北壁依次侍立者为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及天龙八部之一的人面兽身像。正壁中央相对二舞伎,舞姿婀娜,左右二乐伎分别持箜篌和琵琶;北壁四乐伎分别持铜钹、筚篱、琵琶、团扇;南壁四乐伎分别执束腰鼓、笙、筚篱、团扇。抬头向上看,窟顶雕有莲花藻井,周围环飞
    天人。天人均高束发髻,裸露上体,下束长裙,翩翩飞舞,全窟俨然是一派弥勒净土美好世界之场景。
    窟门外两侧,雕有二金刚力士像。造型生动有力,极富艺术夸张性,历来受到重视,被誉为龙门石窟唐代力士的代表。北侧力士头已残毁。二力士均裸露上身,下束裙裤。虽各残失一臂,但从身躯整体看,仍能透视出“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力度。这二力士呈对称态势,一臂上举,力托须弥山,脖颈呈棱状,胸肌暴突,腹前肚脐部位呈梅花瓣状,这就是所谓拳术运气法的丹田气。这些凝结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高度智慧和技巧的佛教艺术佳作,不仅能和西方的人体雕像媲美,而且是今天艺术解剖学的极好教材。
    窟内平面呈马蹄形,穹窿顶。在西壁高坛云上,雕出一佛、二弟子、二立菩萨、二思维菩萨。坛下两端各雕一狮子。在南北两壁各开一大龛,在壁门的南北两侧也各开一龛。在窟外崖面凿有屋形窟檐。门外两侧各有一身力土,窟外南侧还凿有一通碑。这种洞窟形制与普泰洞、魏字洞基本一致,基本代表了龙门北魏晚期洞窟的主要样式。在完整的方形地平面上,周边浮雕一圈莲花瓣。地面中部,自门券向主尊身下刻出一条踏道,踏道边装饰以连珠纹及莲瓣;踏道的南北两侧,各有三朵莲花图案,均大如车轮;在每侧三朵大莲花之间,又刻出忍冬纹与水波纹,象征着莲池.从图案的拼凑情况看,宛如一幅美丽的地毯。宾阳中洞的地面雕刻与此相近,不同者唯在踏道表面刻有龟背文.佛座上及佛龛地上刻出莲华的原因,是因为佛教中人以莲花为吉样清净,能悦大众心。从艺术形像来看,可以说是丰富多彩的创作。西(后)壁一铺大像中最外面,有树下思维菩萨像,在北侧思维像的左侧,浮雕出一花瓶,瓶中引出美丽而写实的数枝莲花,正中最上面的花蕊中,刻出一化生童子。上下对称雕出两对花叶,以及三朵初开、正开、开后,不同形象的莲花.这完全是以写实手法雕出的莲花浮雕。在思维菩萨旁又透雕出菩提树。
    石窟寺南北壁下层,刻有从窟主到男女侍从执伞扇与比丘导引的刻像,因而这两幅大浮雕,就成为表现北魏统治阶级生活的最有价值的资料。
    (皇甫公窟因北魏胡太后母舅皇甫度开凿而得名。主佛释迦牟尼高3.18米,身穿褒衣带式的袈裟,衣饰用平直九刀刻法,衣裙有棱有角,坐在莲花座上。面部已经残损了,头上还留有高肉髻,右足外露,足掌向上;右臂平举,手掌上扬;左手掌心向外,手指向下,作满足人们愿望的与愿印。有趣的是,这尊大佛竟有有6个手指,据说是按照孝明皇帝的形象塑造的。由此可以看出皇甫度以佛事向皇帝献忠心的良苦用心。
    皇甫公窟南、北壁基下保存有具有极高价值的礼佛图浮雕,这两幅浮雕人物图案带有浓重的绘画意味。北壁皇帝礼佛图东起前三人为比丘,前两个比丘正俯身向香炉内添香,第三位是年长的高僧,左手托钵作前导。第四人为一老妇,头饰华丽,身穿长裙大袖,左手持一莲蕾,徐步向前。弟八人为一青年男子,头戴笼冠,身穿宽袍大袖的长袍,右手托钵,有趣的是其身后还有一男童为他提衣摆。这一男一女无疑是孝明皇帝和胡太后。这一作品用写实的手法把人物的年龄,性格,身份,气质都刻画得淋漓尽致,其余的宫女有的手举华盖,有的手拿莲蕾,虔诚严肃,徐徐而行。南壁则为皇甫公夫妇礼佛图。
    左右二菩萨半结跏趺坐在菩提树下,坐树下思维状。菩提树树干弯曲,枝繁叶茂。树的上方又分别刻有一组罗汉像,罗汉身穿双领下垂式袈裟,双手合十或手持莲花。
    围绕着窟顶的莲花有八个伎乐,她们衣带飘扬,手持琵琶、笙、排萧等乐器,翱翔云间,由此看出在北魏时期,这些乐器就已经非常盛行了。
  • 返回顶部
    下载App APP二维码
    提交反馈

    用微信扫描此二维码即可联系16番

    在微信中搜索“baume002”也可找到我们

    微信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