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 Keep_5317 2024-03-11 12:18
    远看青绿山水,近观人物故事:金唯一山水画P3,西壁 佛传故事(悉达多太子出四门)
    P4,东壁 须阇提太子本生故事(后宫祭祀)
    P5,西壁 佛传故事(夜半托生)
    P6,东壁 释迦牟尼说法图 (听法菩萨)
    P7,东壁 须阇提太子本生故事(仙女赴茶)
    P8,释迦牟尼出世图
    P9,击鼓报喜图
    P10,箭射九鼓图
    P11,隔城投象图
    P12,深山苦修图
    P13,农夫赶驴图

    《千里江山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由北宋画家王希孟在18岁时用半年时间画成。
    除了《千里江山图》之外,在山西忻州繁峙县岩山寺的文殊殿壁画,就是目前所知金代寺观壁画中,现存唯一一处青绿山水画作品。

    文殊殿是现存岩山寺的主要建筑。虽经元代大修,但四墙壁画及佛坛塑像仍是金代原作。壁画绘于金世宗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出自“御前承应画匠”王逵之手。 王逵是由北宋而入金的宫廷画家。

    岩山寺文殊殿壁画中所表现的山水画为勾勒赋彩的青绿山水画。岩山寺文殊殿壁画描绘的是佛教内容,同时反映出许多当时的社会生活情景和风貌。

    壁画中所表现的山水画,不是独立的山水画作品,依旧是为了衬托佛传、本生和经变故事主题,作为佛教故事画的背景而呈现的。

    画壁上的山水树石、川泽河原、远岫近岩、千丘万壑、碧海青烟、殿堂楼阁,有故事情节和人物穿插其中,彼此融为一体,近观是完整的人物故事画,远看又是一幅青绿山水画。

    五代及北宋的山水画,大都以水墨淡色为主,少用重色。至宋代末年,赋色浓丽的青绿山水重新出现。毫无疑问,文殊殿壁画中山水画受到唐代李思训青绿山水系统和北宋末年“院体绘画”的影响,渊源关系甚为明显。就目前所能见到的为数不多几件金代山水画遗存来看,均为水墨画,故以往金代山水画给人的印象都是墨笔,致使对金代青绿山水之面貌和成就不得而知。在金代绘画遗存甚少,材料零散,缺少可资比鉴的可靠作品的情况下,岩山寺文殊殿壁画正好填补了这一缺憾。

    画家是决定绘画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金时的岩山寺并非现在这般偏僻,而是各方朝拜五台山的必经之路,能请到“御前承应画匠”的王逵作此壁画即可证明岩山寺的重要,也可能是该寺受到皇家的重视。

    据寺内碑刻记载和寺院布局,金海陵王正隆三年(公元1158年)为设水陆道场“超度”阵亡者而建的水陆殿为正殿,殿虽已毁,壁画真迹亦已不存,但可想象其规模比文殊殿宏大,作者王逵其时无论体力精力,都要胜于绘制文殊殿壁画时的情形,可以推测水陆殿壁画的艺术水平也一定很高。
返回顶部
下载App APP二维码
提交反馈

用微信扫描此二维码即可联系16番

在微信中搜索“baume002”也可找到我们

微信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