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 昭明文选 03-02 16:09
    寻访王文治笔下的横山凹三茅宫今天上午我们镇江市文史爱好者群一众十几个人驱车前往金润大道北侧横山凹山脚下的三茅宫道院探幽访古。首先大家在会议室聆听了姚道长对三茅宫的历史阐述以及近几年的发展规划。群友们各自作了自我介绍,随后跟随姚道长参观了道院,姚道长娓娓道来,侃侃而谈,对道院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如数家珍,带领大家近距离观摩了三茅宫道院的镇山之宝,清代水墨探花王文治题写的《三茅宫》门额以及民国己巳年(1929年)民间信众筹款修建三茅宫的功德碑。
    横山凹道教圣地三茅宫内,香烟缭绕,峰峦逶迤、林木幽深、修竹万千、清泉潺流的山凹间回荡。横山主峰高139.8米,绵延如苍龙,山体形成凹状,故称“横山凹”,又称“卧牛地”、“元宝地”,相传宋代有一贵族临葬此地时有白兔跃出,又有人称“白兔山”。横山凹距离茅山不远,传说茅氏三兄弟又常到此采药,并留有遗迹,1667年建宫祭祀,取名“三茅宫”。乾隆年间丹徒籍探花王文治荣归故里时,为灵宫殿门楣书写“三茅宫”三个大字,白大理石阴刻碑额,现仍高悬门楣,可谓镇宫之宝。三茅宫历经300余年沧桑,屡毁屡建,始终未废。1929年续修后楼玉皇阁,使三茅宫终于恢复了完整结构。从山门拾级而上,前有灵宫殿,雕梁画栋,雄伟壮观;中有三茅真君大殿,飞檐翘角,殿宇辉煌;后有玉皇阁,黄墙红柱,依山而建。前有戏台,后有梅园,左有桃圃,右有花池,两侧有小道可直抵山巅。极目远眺,壮观大江滚滚东流,千帆竞发,南望村庄错落有致,阡陌纵横,好一处修身养性之地。
    横山凹三茅宫的胜迹,登台阶,进大殿,转后侧平地上,有一口古泉井,一度被乱砖填塞,后经过疏掏,至今水质仍清冽甘美,只是原井栏不知流落何方。据清代《续修三茅宫后楼玉皇阁记碑》载:“旧有井一口,泉可疗病,已足异矣;尤异者。光绪年间,神台上滋生神菜一棵,四时常青、可治百病,服之,立见奇效”。附近乡民,争相来此治病敬香,一时香火极盛,遂称‘小茅山”。由古井上坡台,经碑亭,抬望眼,玉皇阁前高台上,原长有一棵老梅树,枝繁挺拔,相传有200余年历史。沿宫墙两侧,有山径小道可登山顶。有两处胜迹不可不看,一是半山腰有“仙人盆”,是山石自然形成的一个石槽,类似盆形,口大底小呈U形,四边长40厘米,深35厘米,终年积水而不干涸。二是山顶有一“仙人床”,也是一块自然山石,状如一张床,石面光滑,北高南低,人卧其上,十分惬意,游客到此总会连连称奇。
返回顶部
下载App APP二维码
提交反馈

用微信扫描此二维码即可联系16番

在微信中搜索“baume002”也可找到我们

微信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