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府四日】沙面历史建筑群广州沙面建筑群为清代至民国时期的租界建筑群。沙面位于珠江岔口白鹅潭畔,占地面积22.26万平方米。这里原是一片沙洲,南临白鹅潭,北面与沙基(今六二三路)相连,是渔民小艇聚集之地。明代曾在此设“华节亭”(码头),管理外商货物进出。清代中叶在此修建西固炮台,拱卫城池。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咸丰九年(1859),英法侵略者凭着签订的不平等的《天津条约》,以“恢复商馆洋行”为借口,强迫两广总督租借沙面,由中方出资雇工在北面挖人工河即沙基涌,修护河堤,填土筑基,形成近似刀形的沙面岛,供英、法等国租用。
岛内东西分界,英占西面的4/5,法占东面的1/5。岛内主次道路纵横正交,东西走向的主道路30米宽(现沙面大街)贯通全岛,南面有平行的次道路(现沙面南街);还有南北走向5条次道路(现沙面一至五街),接通环岛路,把沙面岛分成12个区和4块公共用地。同治四年(1865)英国领事馆首先迁入,法国领事馆于光绪十六年(1890)迁入。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沙面租界内的公共设施已基本完备,建筑主要有领事馆、教堂、银行、邮局、电报局、商行、医院、酒店和住宅等,还有俱乐部、酒吧、网球场和游泳场等,其住户多是各国领事馆、银行、洋行的人员以及外籍的税务官和传教士。建筑物的主要建筑风格有早期的英法殖民地风格、中期的仿古折中主义风格和中后期的早期现代主义风格。外国人在广州兴建的外国建筑,既反映了当时他们本国的建筑技术与艺术,也有对广州文化的吸收,对广州近代建筑有着重要影响。至今保留有较高文物价值的建筑53座,还有道路开阔、古树参天的优美的建筑外部环境。
沙面是我国近代史与租界史的缩影,曾是中国惟一的租界人工岛,是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及广州人民反帝斗争的历史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