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高邮的此刻

  • 飞云流徽 2024-06-02 22:29
    高邮省保-文游台,人去台空名永留高邮最后一站就是大名鼎鼎的文游台。
    高邮城不大,却有两塔一楼一台的风物格局,前三者都在县城偏南的方向,只有文游台在高邮北郊。最早是宋代敕建的东岳庙,后来因苏轼路过高邮时,与秦观以及高邮另外两位本地文人孙觉、王巩在庙里一高台上集会而成为高邮名胜。目前的建筑都为清代嘉庆年间重建,当代又修复。以园林景致为主,但也有一座小小的泰山庙即东岳庙证明此处最初的性质。
    整个景区里最有价值的是文游台前的盍簪堂里四壁镶嵌的《秦邮帖》,为清嘉庆年间高邮知州师兆龙集苏东坡、黄庭坚、米芾、秦观、赵子昂、董其昌等名家书法,由著名金石家、钱泳勒刻而成。可惜我不是书法爱好者,只当看个热闹。
    景区里有一座建筑内专门介绍为秦少游的爱情故事,同时讲述秦少游与苏小妹的轶事。其实这些轶事纯属虚构,苏轼有没有这么一个妹妹都存疑。不过老百姓喜闻乐见,也就流传下来。
    最后用一雅一俗的两段文字结束文游台的游记。
    《鹊桥仙》
    北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洞房》
    秦少游与苏小妹成婚后,有一日佛印问少游如何与苏小妹洞房的,少游说,答案就在寺庙的大铜钟里。于是佛印探头进钟找到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就是这样。
    • 18
  • 可乐_3645 2024-05-02 21:34
    登文游台读秦少游文游台始建于北宋。苏轼过高邮,曾与秦观、王巩、孙觉,饮酒论文于此,明朝建有四贤祠纪念此四人。因秦观是高邮人,今游览文游台,内仿古代建筑多为纪念秦观所建。
    ·
    一进门就见秦观石像,握卷仰首,意气风发,少了几分多情人形象。左拐有一假山,仿鹊桥形状,上刻有少游名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直走登上石阶,便是文游台。两旁绿树苍翠,余晖掩映,一座孤馆独立阶上,怎能不联想到“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只不过少了一分哀婉,多了几分肃穆。
    ·
    循阶而上,登台而望,见“山抹微云”四字,口中不觉念出“…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馆内左右皆是楼梯,登梯至二楼,一块屏风矗立其间,上绘“西园雅集图”,记有苏轼、黄庭坚、秦观等雅士聚会场景。
    ·
    下文游台,左拐有几间厢房,内陈列秦观作品和生平介绍。看到一块“元祐党籍碑”拓片,上面赫然写着秦观、黄庭坚、晁补之、张耒苏门四学士之名。墙上挂着秦观的名词,诸如鹊桥仙、踏莎行、满庭芳。
    ·
    王国维评少游诗词兼擅,词胜于诗远甚,以其写之于诗者不如写之于词者之真也。我读淮海居士长短句,喜欢七言句尤甚,概因其兼有诗之韵、词之真。摘录几句如下: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 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
    ✔️??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 11
  • Garwen 2024-04-14 23:21
    高邮,实在是一个极度舒适的慢悠悠的小城临时决定来高邮——和许多人一样,因为汪曾祺而知道这个地方,而所知道的也不过是课本里那令人垂涎的高邮咸鸭蛋而已。

    这次决定主要走一走汪曾祺纪念馆,北门大街和高邮湖。

    汪曾祺,我想但凡读过他的几篇散文的应该很难不喜欢这样一个可爱的老头。那句大名鼎鼎的“栀子花说”谁读了不想说句妙啊?
    如果喜欢汪曾祺,那么他的纪念馆真的可以走一走。然后就会更喜欢这样一个有趣,真实,并且爱吃的老头儿~

    北门大街,最初我是被一组夕阳时分的照片吸引过来。而当我走在这条老街,便发现,没有阳光,这里更像是一张张褪色的老照片。
    时代滚滚向前,而这条街似乎一切还是旧时模样。
    90年代极流行的白色瓷砖与蓝色窗子,友谊商店里卖的搪瓷脸盆和痰盂,理发店老旧的椅子和上了年纪的阿姨,褪了色的旧时公司的金色招牌。
    上了年纪的阿叔与阿婆们或聚集打牌,或守在自己的摊子前,或悠悠闲闲做自己的事。
    悠悠长街,市井烟火,这里的一切似乎还存留上世纪的时光。

    走完北门大街,又一路慢悠悠来到了高邮湖。还未看见湖面,便已闻到空气中的湿意。
    阴天的高邮湖烟波渺渺,有时能远远看见江面小船上捕鱼的人。
    有人临湖而坐,有人钓鱼,有人散步。舒适极了。

    高邮实在是一个慢悠悠的小城。更佳的是游客不多,令这个本就惬意的小城更显闲适。明儿再吃个高邮早茶,完美~

    下次来高邮,实在要找一个天晴气朗的日子,再看一场高邮湖的温柔日落~
    • 14
  • 飞云流徽 2024-06-03 22:27
    高邮省保-北门瓮城遗址,见证抗金历史高邮最有名的历史时期应该是宋朝,从县到军又到州,在建县一千多年后终于有所提升。不过高邮在两宋的盛名有所区别:北宋以文盛,出了高邮第一历史名人秦观秦少游,被世人誉为“词坛领袖”。南宋以武盛,高邮地处南宋抗金前线,战争凭仍,宋军在此多次大败金军。
    出于战事需要,始建于北宋的高邮城墙在南宋被进一步加固,并在城池四门上兴建门楼。东门名武宁门,城楼为捍海。武宁即以武力保证安宁,捍海就是捍卫海疆,可见当时海岸线距离高邮不算远。西门名建义门,城楼曰通泗楼,即连通泗水。南门为望云门,城楼为藩江楼,即为长江藩篱。北门名制胜门,城楼屏淮楼。这北门的名字取得最好,北城门外,韩世忠部击败金兵,真正的克敌制胜。
    高邮城墙在南宋发挥过巨大的作用,到了明朝随着全国的筑城潮得到进一步修建,又经历过清军南下,日本侵华等多次战争,在新中国建立后,与全国其他城市一样,大部分城墙被拆毁,仅存东南角城墙及奎楼遗存。
    2015年,在对原高邮人民剧场进行拆迁时,意外挖到城墙遗址,经考证,正是宋代的高邮城墙北门段,也就是韩世忠大败金军处。而且此处城墙为瓮城,因为高邮北边是金国,所以北方防御最为重要。
    当地政府在此建立了遗址公园,展示瓮城格局,复建城门和城楼,城门洞里作为遗址展示馆,介绍高邮城墙和相关历史事件,并创作《三钜公致胜承州》大型汉白玉浮雕(承州是当时高邮的名称),展示岳飞在邮抗金、韩世忠大败金军、张浚来邮犒赏三军的历史,以纪念民族英雄、激发爱国热情。
    不大的遗址公园只有我一人参观,显得空旷安静。遥想一千多年前,曾经繁华富庶的江淮大地成为战争前线,曾经“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的淮河被黄河侵夺,从此苏北大地天灾人祸不断,经济上逐渐被苏南赶超,这一切都源自宋金战争。高邮城墙正是这段重要历史的见证者和亲历者,北城门更是胜利者,打出了民族志气。宋金对峙的一百多年里,高邮始终顶在前线却未曾陷落,书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
    • 15
  • 返回顶部
    下载App APP二维码
    提交反馈

    用微信扫描此二维码即可联系16番

    在微信中搜索“baume002”也可找到我们

    微信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