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遗|闹市区鲜为人知的晚唐千手观音像彼时我在朋友圈发定位,说很多内江本地人都不知道当地有一处大唐遗刹叫东林寺,立即有人回复说确实只知西林寺,从未听过东林寺。
当然也不怪现在生活在内江的普通人对这处遗址没有印象,尽管它就在车水马龙的河坝街路边荒地里,但因为被一排蓝色铁皮打围起来,和小城市里随处可见的烂工地并无二致,谁能想到那后面别有洞天。
古东林寺摩崖造像
这排蓝色的铁皮留有一处铁门,匆匆路过的行人如果偶然朝铁门内看一眼,立刻就会被视线尽头一尊高大的阿弥陀佛像吸引目光。
这是一种能突然打断此前所有思维的冲击力。
造像远远立在这片废墟的最里面,靠着山壁,头上就是上个世纪老旧的居民楼。祂的身姿从山壁上探出,轮廓非常深刻,即便远观也能看出细节的精致。祂的整个形制在惯常的古代造像里也属特别,开脸是45度的朝向,左肩微压,神态闲定自在,目光垂向自己的左前方。
虽然条件破陋,但看得出通往造像的一段小路被用心装饰过,多是一些花草,也有一些香烛。行到近前,会发现造像的规模比远看时还要高大一些,因为经年累月的风化和侵蚀,造像周身表层涂料皲裂脱落,不同程度泛黑露白,端于身前的双手及所持虽已毁损,却隐隐透露出拈花微笑的禅意。
千手千眼降魔观音像
普通人印象中的观音像都以柔和的开脸线条和雌雄莫辨的曼妙身姿为主,周身璎珞环佩也俱优雅精致。但东林寺这座千手观音像却有着浓厚的异域风格和粗犷雄壮的造型,服饰和手持法器也别具一格,其中甚至出现了一面从未见过的盾牌。虽然一说这种风格上的差异主要因为这是密宗流派造像,但就我自己参观过的大多数密宗观音像而言,也并未有参照。倒是和另一处内江市区的唐代摩崖石刻——翔龙山主造像的千手观音像如出一辙、遥相呼应。
令人惋惜的是,东林寺及其摩崖造像群都鲜有文字记载,据说县志中有所表述,但眼下可考据的内容并不多。能确定的就是造像开凿于晚唐时期,由民间捐资修建,形制恢弘、技艺精湛,融合了唐宋时期盛行的雕刻技艺,整体造像洞窟结构繁复、装饰众多,观音面容威严肃穆,手持的骷髅头等兵器透露出降魔除妖的意象。除了主体造像而外,两侧的飞天也尤为精美。另一点比较少见的是,观音像底座置于水潭之中,镂空而立,潭中有井,井中仍有活水,据说这样的形制取“水中观音”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