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地下古墓博物馆,六屏式列圣鉴训图在吐鲁番最大的地下博物馆阿斯塔纳,藏有一尊国宝级的文物。其复制品在吐鲁番博物馆三楼有展现,而原件仍然保存于原地,即「六屏式列圣鉴训图」。
✨壁画整体由红色的线条隔开,分成六个屏框,每个屏框之内各有一幅壁画呈现。壁画从左向右,依次为「欹器」、「玉人」、「金人」、「石人」、「木人」、「扑满、生刍、素丝」六幅画,象征着六个寓意与人一生的四个阶段,皆为箴言。
-
1️⃣️其一,「欹器」为古代最常见的盛酒器之一,典故最早出自《荀子·宥坐》中,「欹器」是有着“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的特性,象征着古人所奉行的中庸之道。古代贤明君主从中悟出中庸守成的哲理,将“欹器”放在座位右侧,用以时刻提醒自己,这也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座右铭之一。
2️⃣其二,画中「玉人」则是象征着人的少年求学时期,应该如玉般温润澄澈,克己复礼,维持着勤奋好学,守身如玉的品行。这是墓主人的人生第一阶段,对自己的箴言。
3️⃣其三,画中「金人」即象征着人的青年仕途时期,哪怕已经有了一定的学识和地位,但更要学会三缄其口,慎于言行,秉持着一个少说多做的原则。这才是墓主人对自己人生第二阶段,所诉之的处世哲学。
4️⃣其四,画中「石人」双手摊开,做侃侃而谈状。这是「金人」的另一个反面——表明人到了中年,反而应当利用自己的学识和地位去影响、教诲他人,而不是再对俗事尘世避而不谈。这是墓主人对自己身处人生的第三阶段,所秉持的品行。
5️⃣其五,画中「木人」(一作土人)拱手跽坐,表情安详、温和,已经看不出了太多的情绪。这也是人到了老年时的象征——画中之人仿佛早以看淡了世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也正是儒道所追求的最高境界,这更是墓主人对自己人生最后一个阶段的追求。
6️⃣其六,画中「扑满、生刍、素丝」三种元素齐聚,更是寓意了《西京杂记》中的一则典故。指的是西汉武帝时期,公孙弘为西汉丞相之时,朋友邹长倩送他此三物以示劝诫。生刍之意为告诫其择明主而事,不以礼遇厚薄为准;素丝之意则为劝诫其立功行善,勿因善少功微而不为;扑满之意为此物有入无出,蓄满则碎,告诫其为官应当清廉,若是贪婪无度,必然如扑满一般粉身碎骨。
-
这六扇屏风,背后便是一代唐人所凝聚的处世观。古人素有“视死如视生”的观念,屏风所蕴藏的儒家观念不仅在内地发扬光大,更是在吐鲁番等西域地区同样有所弘扬,交织并列。
也许,这也是吐鲁番文物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