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七大城墙之一,打卡楚国最后一座都城寿县古称寿春、寿阳、寿州,“寿春”地名,最早见于《史记•楚世家》,考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41年)“楚东徙都寿春,命曰郢”。
作为全国七大古城墙中唯一一座保存较完好的宋代城墙,寿县古城墙始建于宋,自北宋熙宁年间(1068年)至南宋嘉定12年(1220年),历时150余年,几经反复而建成。后又经明15次、清14次修葺和完善,形成如今砖壁石基、周长7147米的规格。
四个城门分别是东门宾阳门、南门通淝门、西门定湖门和北门靖淮门。
东门名为“宾阳”,寓意着每天迎来的嘉宾是万物景仰的太阳,同时也有紫气东来之意。城门下数百年年前独轮车的车辙印清晰可见。
南门叫做“通淝”,因为南门的护城河与淝水相通,象征着舟楫往来、商贸繁荣的景象。
西门命名为“定湖”,因为它面对着寿西湖。西门外曾是一片汪洋湖泊,景色优美。如今虽然湖泊已不复存在,但古城墙依然屹立不倒见证着历史的变迁。
北门则称为“靖淮”,意味着希望淮河能够平静安宁不再为患。历史上寿县多次遭受洪水侵袭,而每次关闭城门都能使城内安然无恙度过难关。
据文献记载,在楚国800多年的历史中,先后建有丹阳、郢、鄀、鄢、陈、矩阳、寿春等8座都城,寿春作为楚国最后一座都城,历经楚考烈王、楚幽王、楚哀王、楚王负刍四王。
如今不远处的八公山绵延不语,四周的护城河平缓的绕城而过,数千年来的风云变幻、沉浮俯仰如白驹过隙,在历史的长河中化作沧海桑田。
青石板路安静的在历史的车辙中一路延伸,厚重的城墙上,春天的花草又吐露新芽,在一个又一个岁月中韧性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