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 有民有路 05-12 20:13
    塔坡庙 | 我在小红书搜集古建(阅读时请适时旋转手机)
    相传在东晋的隆安二年(398年),克什米尔(现今的印度和巴基斯坦交界)有位叫“达毗耶舍”的僧人,东渡渡海来到这里搭棚寮讲佛经,还在塔坡岗上草建塔坡寺。当时这里还是海洋,塔坡岗只是海边的凸出来的小高地。达毗耶舍回国以后,寺因日久失修而倒塌。

    到了唐贞观二年(628年),附近的乡人在基建中掘出三尊佛像,认为可能就是寺里面原来祭祀的佛像,于是认为这里是“佛家之山”。唐代本来就尊崇佛教,于是取地名叫“佛山”,并刻石为记(图8,复制品)。

    这就是佛山得名的由来。后来,世人传诵着这样一句话:“未有佛山,先有塔坡”。

    塔坡寺至明代洪武年间被毁。之后此处冈地荒芜,草木丛生,成为附近乡村牧童每日在此放牛之地。当有余闲,各牧童互相吹笛,引吭高歌,声传远近,当时人称为“塔坡牧唱”,后来把它列为清代的“佛山古八景”之一。

    明代天启七年(1627年)准备重建时,塔坡岗附近已开辟为普君墟,不宜建寺,于是迁到现在的佛山粤剧院新址附近的位置,重建“塔坡禅寺”,也就是“经堂古寺”。而后来,塔坡岗这里的旧址则建为东岳庙,后人又延续称塔坡庙,于清嘉庆元年(1796年)重修。

    2014年后,塔坡庙经历了全面修缮(图2),座西向东,面宽4.6米,进深9米,总面积41平方米。为单层青砖木架构,硬山顶,马鞍式封火山墙(图3),蓝釉印花瓦当,滴水檐边,檐板花鸟虫草图案精美(图6),水磨青砖门墙,花岗岩石门框。

    2017年的农历六月六塔坡公诞上,相关单位新铸了三尊佛(图7),放置于塔坡庙内。塔坡古迹重新有了三尊佛,让“佛山初地”之名名副其实。

    现今的塔坡庙,有传统壁画、灰塑、砖雕(图4)等构件,有相当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塔坡庙对面,现存一唐代古井,有水井就有人繁衍,为唐代就有人在附近生存的证据(图9)。古井旁有一碑刻,记录了民国三十七年善信重修塔坡的事件和维修费用收支情况,可谓是沧海桑田,感概万千(图10)。
返回顶部
下载App APP二维码
提交反馈

用微信扫描此二维码即可联系16番

在微信中搜索“baume002”也可找到我们

微信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