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 mimifu 2024-02-13 09:53
    老舍的一生
    走出北屋,西厢房是老舍生平展,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老舍从一个城市贫民家庭的孩子成长为著名作家的传奇经历,分为正红旗下、执教英伦、山东岁月、转战川鄂、游历美国和丹柿小院六个单元。

    其中有两段经历被省略了,一是1923年老舍受洗成为基督教徒,二是抗战期间在重庆出轨。在我看来,这两段经历对老舍至关重要,抹掉它们就难以理解老舍是个怎样的人。 

    正红旗下,1899-1924
    1899年2月3日,光绪二十四年农历腊月二十三,老舍出生于北京一个八旗兵丁家庭,上面还有三个哥哥、一个姐姐。因为出生于小年当天,第二天就是立春,父亲为他取名“庆春”。

    老舍的父亲是俸禄微薄的旗兵,母亲给人缝穷、洗衣服维持生活,全家六口人生活窘迫。童年生活让老舍铭记终身,他不仅将自己的家小羊圈胡同写进了小说,还写出了自己熟悉的北京底层人民生活,龙须沟里的多位角色都有老舍亲人的影子。  

    幸运的老舍得到了世交刘寿绵的资助,得以上私塾识字。1925年刘寿绵出家,法号宗月大师,童年的老舍和宗教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如果没有宗月大师,老舍会像许多穷苦人家的孩子一样挎个小篮沿街叫卖,或是去做学徒,那就没有以后的老舍了。 

    1913年,老舍考上了免收学费的北京师范学校。1918年毕业,分配到京师公立第十七小学作校长,当时老舍才19岁。公立第十七小学就是今天的方家胡同小学,现在的校名由老舍夫人胡絜青题写,也是为了纪念老舍。 

    民国时期小学校长的月工资只有20块,略高于一般工人收入。两年后,老舍升职为北郊劝学员,工资翻了三倍涨到60块,但这份高薪工作也让老舍看透了官场腐败,干得并不愉快。

    从1921年起,老舍在北京最早的基督教堂缸瓦市堂上英文夜校,结识了刚从英国神学院毕业回国的中国牧师宝广林。当时主持英文夜校的宝广林正积极筹划将教堂从英国人手里接管过来,由中国人自己管理,他的独立精神使老舍十分钦佩。

    1922年夏天,老舍在缸瓦市教堂受洗,成为一名基督教徒。在这里,老舍结识了一生的好友、同为基督教徒的许地山。在老舍的许多作品中都能看到基督教的博爱和牺牲精神,把基督教精神与中国士大夫的文人传统相结合,这是老舍性格中的重要底色。

    1922年9月,老舍辞职离开北京,到天津南开中学任国文教员,工资50块,在当时算是中等收入。 

    在教育界任职的老舍开始尝试文学创作,先后在留日学生创办的杂志《海外心声》和南开中学校刊上发表短篇小说《她的失败》、《小玲儿》,署名都是“舍予”,这是他把自己的姓“舒”拆开取的字。 

    执教英伦,1924-1929
    1923年,老舍离开天津回到北京,在北京基督教会地方服务团任文书,同时在第一中学兼课。这时,老舍遇到了生命中的第二位贵人——任教于燕京大学的牧师易文思。

    老舍虔诚而热情地为教众服务,他的献身精神让易文思十分欣赏。他发现老舍极具语言天赋,于是向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推荐他做汉语讲师,为此易文思还安排老舍到燕京大学提前学习了一年英语。 

    1924年,25岁的老舍远赴英伦,开始了他长达五年的伦敦生涯。这期间他编写了世界上最早的汉语教材和声片《言语声片》,这套教材一直沿用到五十年代。在展览中不但展出了这本书,还同时播放老舍当年录制的原声,一口清脆的北京话,听来十分亲切。 

    伦敦时期的老舍为了提高英文水平拼命阅读小说,同时继续他的文学创作。老舍的好友许地山已于1923年前往牛津大学留学,两人在伦敦经常见面交流。作为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之一,许地山已经是一位成熟的作家,他给了老舍不少建议和帮助。 

    1926年,老舍在文学研究会的会刊《小说月报》上发表了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署名“老舍”,这是“老舍”在文坛的第一次亮相。

    此后他又连续发表了长篇小说《赵子曰》、《二马》,这些以小市民为主角,生活气息浓郁、语言生动幽默的作品引起了外界关注。1926年,老舍经许地山介绍加入了文学研究会,入会号167,成了一名真正的作家。 

    甲午战争后到20世纪初,中国人被迫开眼开世界,掀起了第一波留学浪潮。由晚清政府选派的公派留学生奔向欧美日,鲁迅、蔡元培、李四光、詹天佑是当时留学生的代表。

    五四运动之后到1930年代,是中国知识分子赴海外求学的第二波高峰,建筑四杰杨廷宝、梁思成、童雋、刘敦桢是其中的代表,更有著名的留法勤工俭学团,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西方的先进与繁华给年轻的中国留学生带来了巨大冲击,使他们以全新的视角去看待祖国绵长的历史和文化,在伦敦的老舍也一样。五年的海外生活打开了他的眼界,让他接触到了完全不同的西方文明,这对一个作家来说是非常宝贵的经历。 

    老舍不是一个外向的人,但在熟悉的朋友面前,他显得热情开朗,风趣幽默的语言更放大了他的魅力。

    在伦敦期间,老舍帮助合租室友、同住在德兰公园圣詹姆斯广场31号的艾支顿翻译了《金瓶梅》。老舍曾在文章中回忆,“我们彼此交换知识,我多教他些中文,他教我些英文,学了好些地道的好英语”。 

    艾支顿是一位知识广博、颇具才华的学者,他对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极有天赋,老舍称道他“聪明、好读书”“很有口才”。他会拉丁文、希腊文、德文、法文,程度都不坏,英文写得非常漂亮,还出版过两本教育方面的书籍。

    艾支顿对汉语、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情有独钟,他克服了重重艰难,一边听老舍先生讲解,一边用心记忆,最终用五年时间将《金瓶梅》译成英文。 

    1939年,艾志顿翻译的《金瓶梅》英文版出版,他在前言中写道:“Without theuntiring and generously given help of Mr.C.C.Shu,who,when I made the first draft of this translation,was Lecturer in Chinese at the School of Oriental Studies,I should never have dared to undertake such a task,I shall always be grateful to him.”(在我开始翻译初稿时,舒庆春先生是东方学院的汉语教师。没有他不懈的慷慨的帮助,我是绝不敢进行这项工作的,我将永远感激他。) 

    山东岁月,1930-1937
    1930年,伦敦大学的合同期满,老舍回到了中国。最初他在济南齐鲁大学文学院任教。1931年初,31岁的老舍认识了26岁的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系学生胡絜青。两人同是满族,又都爱好文学,很快走到了一起。这年4月,老舍和胡絜青订婚,7月胡絜青毕业后结婚,婚后胡絜青随老舍到济南生活。 

    展览中展出了朋友们送给老舍夫妇的订婚和结婚礼物,款式都是木雕中央牵着一块刻字盾形银牌,周围环绕景泰蓝花卉,看来是当时的流行款式。还有一件小小的银杯,上面錾刻红字篆书“爱”,不知当年老舍是否曾用它饮过喜酒。

    两人的大红婚书这里也有复制品展出。有趣的是,民国时期的婚书和清代科举试卷一样,起首先要写明两位新人的祖上三代姓名,然后才是结婚人姓名,最后还要写明订婚人、证婚人、介绍人、主婚人和家长。 

    1934年8月,老舍离开济南,到初创的青岛山东大学任教,1936年又返回济南齐鲁大学。在青岛的两年里,老舍写出了他的第一部重量级作品、长篇小说《骆驼祥子》。

    在这部书里,老舍以一个成熟作家的视角,用生动老练的语言和巨大的热情描绘了他所熟悉的北京和北京人。从此老舍找到了他最擅长的题材,写北京人和北京。现在位于青岛市南区黄县路12号的老舍纪念馆同时也是骆驼祥子博物馆,这是国内首个以文学作品命名的博物馆。

    转战川鄂,1937-1946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抗战全面爆发。此时老舍已经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他毅然离开济南的家人,奔赴武汉投身抗日斗争。妻子胡絜青则带着三个孩子回到北平,照顾老舍年迈的母亲。

    老舍加入了文艺界人士组织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担任总务组组长。1938年8月,老舍随文协迁到重庆,在这里他遇到了改变他一生的人——24岁的女作家兼画家赵清阁。

    此时老舍和胡絜青结婚已满七年,遭遇了中年夫妻常见的“七年之痒”。加之两地分居,种种因素推动下,老舍与才华横溢的赵清阁走到了一起,从红颜知己发展到了公开同居。此事迅速在文艺圈中传开,在北平的胡絜青也听说了。

    1942年老舍的母亲去世,胡絜青给婆婆送终后,于1943年带着三个孩子到重庆找老舍,见到了让她伤心的一幕。这成为她和老舍之间一生无法弥合的裂痕。 

    文人风流,婚内出轨,老舍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徐志摩见一个爱一个,茅盾婚内出轨女学生;郭沫若在日本抛妻弃子,抗战胜利后日本妻子带着五个孩子找到中国,发现郭沫若早已再婚;沈从文费尽千辛万苦把女神张兆和娶回家后,还是免不了精神出轨。 

    这就是真实的人性,白头偕老世间难得,喜新厌旧才是人之常情。

    游历美国,1946-1949
    老舍陷入了与两个女人的纠缠,他愧对妻子和孩子,又无法给赵清阁承诺。为了逃避,抗战胜利后,老舍接受了哈佛大学费正清运作下美国国务院的邀请,于1946年3月和曹禺、叶浅予一起踏上了赴美讲学的旅程。

    一年里老舍马不停蹄,在哈佛、耶鲁、伯克利等六所大学讲学,到处发表演讲。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人对中国作家的兴趣逐渐减弱。美方原定的讲学日程只有一年,曹禺、叶浅予都在1947年回国,老舍却在美国又待了两年多,直到1949年12月才回国。 

    老舍通过在美国结识的朋友赛珍珠向移民局申请签证延期,理由是处理版权纠纷,同时还要翻译、出版自己的多部作品。

    来美国后,老舍发现有人擅自翻译出版了《骆驼祥子》,书很畅销,而自己没有得到一分钱版税。更过分的是译者擅自修改小说,把结局改成了大团圆,这让他很恼火。 

    1945年,国内解放战争打响,再加上他和妻子胡絜青的关系搞得很僵,老舍觉得回国不如留在美国,继续文学创作。

    在美国的三年里,他一个人租住在纽约,完成了长篇小说《四世同堂》,又写了一部《鼓书艺人》,并请人将这两部作品和《离婚》、《骆驼祥子》都译成了英文出版,广受好评。老舍没有在沦陷区的北平生活过一天,却能将那时的一切写得如同亲历,胡絜青的讲述功不可没。 

    在英国执教五年,在美国待了三年半,老舍总共在海外生活了八年半,是那时中国作家里留洋时间最长的。

    胡适在美国留学七年,其他人如梁实秋、林语堂、钱钟书、巴金等人大多留学欧美三四年。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极大影响了老舍的世界观,使他重新审视自五四以来被捧上天的西方制度和文化,同时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此时的老舍更接近一个世界主义者,向往理性、公正与宽容的世界。

    丹柿小院,1949-1966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老舍似乎找到了理想中的新世界。1949年10月,老舍应周太傅的邀请回国,回到了阔别二十五年的故乡北京,此时他已经50岁了。 

    初到北京的老舍还保持着在美国时的装束,西服领带、尖头皮鞋,戴一副金丝眼镜,这些衣服在故居中原样展出,可以想象老舍当时的风度翩翩。这在当时一片中山装、八角帽和布鞋的海洋中显得十分突兀,但老舍丝毫不以为意,他觉得他的心和人民群众在一起。 

    1950年5月,北京市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太庙召开,宣告成立北京市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老舍毫无悬念地当选为北京市文联主席。直到1966年,他在这个岗位上干了16年。

    这一年,他用在美国时要回的500块钱版税换成100匹布,买下了东城乃兹府大街丰富胡同10号的一处小四合院,距离文联在西长安街7号的办公地不过3公里多。老舍从重庆把妻子和四个孩子接来,全家搬进了这处小院。 

    1950年,老舍怀着对新中国的热爱创作了《龙须沟》。第二年北京市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称号,这成了老舍一生最重要的荣誉。

    1956年,老舍接受了人艺曹禺、焦菊隐的建议,将话剧《秦氏三兄弟》中的一幕扩大,写出了不朽的名剧《茶馆》,至今长演不衰。

    和建国后陷入创作瓶颈的茅盾、曹禺不同,老舍并没有搁笔。作为社会最底层成长起来的文化人,老舍对“人民翻身做主人”感同身受,所以他能够写出《龙须沟》这样的作品。它的艺术价值不及《茶馆》,但老舍为它注入的感情是真挚的,所以仍不失可读性。 

    老舍最擅长的题材是北京和北京底层人民,这正好切合新时代文艺的需求,而茅盾最擅长表现的上海小资本家则属于被清理的范畴,于是茅盾在1949年后再也没有一部有影响的作品问世。1961年,老舍开始创作自传体长篇小说《正红旗下》,这是他最后一部作品,可惜没能写完。 

    后来发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动乱年代,老舍接受美国方面约稿被人诬告成特务,抗战期间曾经出轨的事实被妻子写成大字报披露,种种打击令他身心俱疲。1966年8月23日,老舍走出家门,他在内城西北角的太平湖边坐了一夜,最终走向了水中。 这里距离67年前他出生的小羊圈胡同不到两公里。

    第二年老舍的周年忌日,书法家许林邨在湖边立碑,碑上隶书“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辞世处”。1971年北京修地铁,太平湖被填,此碑失踪。好在附近的一位居民墨拓此碑保存在家中,于1987年公诸于世。1994年照原样复制一碑,存于老舍故居,就是现在展览室里的这块石碑。 

    老舍之后的京味文学不能说后继无人,前有林语堂,后有唐鲁孙、张北海,江苏人汪曾祺在北京住了40年,成了京派作家代表。八十年代王朔横空出世,嬉笑怒骂、挥洒自如,令人耳目一新。但他们没有一个达到老舍的成就和高度。

    走出丹柿小院,头顶蓝天依旧,胡同里灰色的平房顶连成一片,有鸽群飞过,传来鸽哨声声。

    太阳底下无新事,今天的我们依然在重复昨天的故事。街头飞奔而过的外卖小哥身上有骆驼祥子的影子,茶馆换成了咖啡馆,依然能见到各色人等、人生百态。老舍笔下的胡同成片地消失,北京人住得越来越远,可不管在哪里,身上都有那股精气神儿。只是再没有一个老舍那样的作家记录下这一切,为我们这个时代立传。
返回顶部
下载App APP二维码
提交反馈

用微信扫描此二维码即可联系16番

在微信中搜索“baume002”也可找到我们

微信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