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 幸福不会说话 2021-05-30 06:42
    很多年去颐和园都没走过东宫门了。东宫门这边,旅行团光顾得最多,喧闹,人挤,所以不愿意去凑热闹。

      今年的早春不同寻常,疫情笼罩下的中国一片静默,北京也不例外。情人节第二天,也是开学前的最后一个周末。想到此后要面临每天8节虐眼网课,虽然大风降温,我们仍决定找个人少的地方远眺。雪后天晴,我们直奔颐和园东宫门。

      出市区过了西苑,再向西走,远远就看见四柱三间七楼的“涵虚”牌楼,能见度好,远处的背景是覆盖着白雪的大西山,此段西望的风景极为壮丽,可惜因为不方便停车没能拍照,非常推荐步行到这里拍远山雪景。牌楼前醒目地立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碑,据说此牌楼东面刻的“涵虚”,和西面刻的“罨秀”,曾经被慈禧太后换了位置。至于为什么换?有人说是慈禧为了突显新建颐和园和1860年被焚清漪园的不同,包含有**轮流转的一种企盼。不过呢,牌楼的字换了,**也没转过来,大清还是没落了,从清漪园到颐和园的修修改改,也见证了这段没落的历史,这是题外话了。

      绕过“涵虚”牌楼,才发现很多年不来,东宫门这里已经没有社会停车场了,经过东宫门门口,向南走了很远,才看到6、7号停车场的标识。看着停车场的公示牌,我犹豫要不要停路边车位的时候,停车管理员跑过来:20不限时,快进来吧!在北京停车管理员一向是漫天要价,司机只有挨宰的份儿,今天受到如此礼遇(出场时显示金额为50元),也是疫情之下的一种异象吧。

      停车场的位置,位于新建宫门和东宫门中间的马路对面,按照计划,我们步行向北,从东宫门进入。

      这是映入眼帘的东宫门,小广场上空无一人。扫码购票,刷身份证进入,无接触入园,没有人测体温。

      进了宫门,先看到仁寿殿,以前记得可以站在大殿门口观看里面的陈设,如今大门紧闭。仁寿殿在乾隆时期叫勤政殿,据说乾隆帝从紫禁城出来游览清漪园均为当日往返,从未在园中居住。到了慈禧光绪那会儿,勤政殿改名为仁寿殿,从前后两个名字,也看出了主人不同的追求。

      以仁寿殿为中心的颐和园行政区,是当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坐朝听政、会见外宾的地方。可见东宫门当年就是颐和园的正门,由此,如今的旅行团都从这里开始游园。

      仁寿殿前的树上装饰了不少精致的小红灯笼,原本是为了迎接喜庆的节日,却被冷落在寒冬,不过,亏得它们的点缀,才让这冬日颐和园不那么冷清。

      经过德和园和当年慈禧住的乐寿堂门前,所有的殿堂都大门紧闭。路遇行人,大家都口罩遮面,自觉地靠右走,保持着心照不宣的距离。

      步入邀月门,就走到了天下闻名的颐和园长廊。长廊全长700多米,东起邀月门,西至石丈亭,中间穿过万寿山中轴线起点排云门,两侧对称点缀着留佳、寄澜、秋水、清遥四座重檐八角攒尖亭,象征春夏秋冬四季。
返回顶部
下载App APP二维码
提交反馈

用微信扫描此二维码即可联系16番

在微信中搜索“baume002”也可找到我们

微信反馈